Tags:
诏令一出,举国哗然。
然而对这种遴选新帝的方式,虽然朝堂之内争议很大,最终大家一致的态度就是——服气!
这下好了,韩允清应该是没什么希望了,听说他醉心禅学,都快要出家了,来不来考试都未必。他要是敢来,可见醉心禅学也是假的,做样子给天下人看的,他就是想当皇帝。
其他韩姓子孙,包括当年七王之乱仍然存活下来的一些宗室子弟,他们如今散乱在全国各地,听到诏书,也必然陆陆续续跟进京赶考的书生一样来试试自己的才学和运气了。
而且考虑到年龄差异,丽景帝这次遴选给了所有宗室子弟充分的时间应考。
从丽景十六年一直到丽景二十年,一共四年时间准备。
自丽景二十年到梁冠璟退位,也还有七年考察期,若是选出来的太子监国不力,可遭文武百官弹劾,届时可以再选一次。
宣布这道诏书的时候,梁冠璟还坐在龙椅里拿自己开涮,“希望朕能活到六十七岁吧。”
底下是百官一片万岁万万岁的呼喊。
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广平公主这样成日里花枝招展预备找个英俊驸马的姑娘家来说,四年完全不够用的。庄太妃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见她也是在御书房伺候的,耳提面命地要她好好读书,准备应考,奈何公主志不在此,被赶鸭子上架地拉去考试,最后几乎交了白卷。
一时间举国上下韩家儿女都带着衙门的户籍证明进京赶考去了,他们不是去考状元的,而是拔得头筹者可当皇帝!这诱惑可太大了。虽然一开始很多人不信,然而朝廷四年下来坚持筹备,公布考试内容,考试办法,想应考的人自然多了起来。
当然,朝中也有人提出,万一考试结果,臣子们发现原来皇帝还不如自己,那岂不尴尬?
梁冠璟道:“让朕去科考,肯定当不了状元,然而那又如何呢?朕一样当得了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既如此,怎么就证明拔得头筹者就当得了皇帝呢?他(她)或许是状元之才,也未必能是个好皇帝。
梁冠璟道:“若这个皇帝同时是个状元之才,岂非更好?”
这句话又把百官绕进去了,从状元里面选一个当皇帝,总比天生的嫡长子强。而且事实证明,丽景帝的嫡长子,嫡长孙都废了,皇帝选一个非亲生的宗室储君的确更好一些。又由于遴选的面太广,反倒避免了几兄弟为皇位自相残杀的局面。你杀几个兄弟毕竟容易,学那胡亥杀几十个个兄弟也勉勉强强,然而自太祖皇帝起,七王之乱外没有加入纷争而存活下来的宗室子弟和他们的子子孙孙,那简直不计其数,真要杀怎么杀得过来?
这一次考试,可谓盛况空前,首先,所有考生跟普通参加科举的监生一般考八股和策论,选出三十位能者。考题就由贡院按照以往科考来,为免皇帝向偏爱的几位子女透题,她本人不参与命题。
接下来三十位能者便要进入殿试,由皇帝和几位主考当面出题,在太和殿,文武百官面前进行口试。这一关才是真正考验人的,皇帝出的题,和主考出的题,将一起混在锦囊内,内容五花八门,可能就是昨夜上来的奏折,连皇帝都还没有考虑好要怎么解决。这次还不是一题定论,更不是一考定局,若是一天考不完,不能决出胜负,回去休息两天,回来接着再考。基本上这三十人选拔下来,总要跟上朝的大臣一样,天天来早朝了,他们比言官还难做,因为言官只管骂人,鸡蛋里挑骨头,他们则是要跟皇帝那样解决问题的。
经过冗长的殿试,最终再由皇帝定夺人选,若是百官不服,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156章 送别
韩允浓不出意外地在第一轮科考当中拔得头筹, 几位主考看过她的试卷, 甚至觉得她若真的去贡院和天下学子一起考, 说不定一样可高中状元。
梁冠璟一开始还让御前侍卫加紧防守,生怕这个考试结果出来,有人要对玉平公主不利, 危及性命。倒是韩允浓劝梁冠璟,若是真有人在这个时候众目睽睽之下搞谋杀,那也算胆大包天了, 有这能耐,换那人当皇帝也行。
不过梁冠璟还是留了个心眼,她在后宫和朝堂浮沉多年,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皇位的诱惑太大了, 即便来竞争的人自己不想, 这四年里也总有人在暗中做手脚,想要改换乾坤的。
为安全起见,这三十人全部留宿在东宫,饮食起居都受神机营照管。
果然没多久,在殿试进行到一半的当口还是出了事,有人在茶饮里下毒, 韩允浓没有中毒, 倒惹上了嫌疑,而毒发的共有六人, 死亡一人。
丽景帝震怒,要求大理寺彻查此案。
这桩东宫投毒大案在丽景二十年举国轰动, 街头巷尾争相讨论,韩允浓作为最大嫌疑人,饱受争议。
殿试的那几天里,此案也作为考题拿出来,让在场的几位嫌疑人自证清白。
韩允浓的答案可谓简单明了:本公主既有帝王之才,还需要害别人吗?
如此实力悬殊的较量,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了。虽然宗室里有另外一名佼佼者对韩允浓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大理寺查案不成,倒把那人的老底翻出来了,此人竟是冒名顶替的,根本都不姓韩,没有资格参加选拔。虽然韩允浓和他联手,一起证明了此人的清白——他也没有投毒,但是欺君之罪难逃,他即刻被押入大牢。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