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种田] 作者:齐氏孙泉(下)
Tags:情有独钟 甜文 种田文 美食
只是能遇到的几率太小了。一百来斤的野猪在野猪群里头还是猪崽子,正是被保护的时候,怎么会单独跑出来等着被抓了吃?
“你们来了也正好。我们这边也准备入要给老爷送过去,你们回去,就顺带着带回去吧。我们这边肉多吃不完,这山里头遇到猎物的机会也多,运气好的时候一天一两只猎物,留个人怎么也吃不完的。没事的时候就多过来几回吧,也是帮我们个忙。”
旁人家都是恨不得肉越多越好,到这这里肉倒是成了累赘了。
将肉装好了,送走了那两个人,李季总算见了外人,心情好了许多,背上背篓,跟仆人们一起去外头割草烘干。
晾晒是不现实了,山里头气候氵朝湿,又是逐渐寒冷的秋季。为了能将草弄干,法子也只剩下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那就是起来以后,将炕都烧热,将割回来的草倒上去,一天反动机会,让上面的草都干透了再堆进装饲料的小仓库里头。
与此同时,还要挖个简单的烧炭坑烧炭留着冬天用。
上山倒是送上来不少往年剩炭,县太爷也给准备了许多。可这种东西是不怕多的,多了可以留着来年用,可若是不够,大冷天的可就遭罪了。
而且若是想要冬天还能吃上鸡蛋、兔子还能下崽、长膘,就全靠着温度了,所以这牲口圈里头也不能断了火。
李季这边也忙着,县太爷那边也忙着。两边因为忙碌,水一时都倒不出空去看看对方。时长派遣人两边通着消息,倒是能放下心来。
此时山下村子里,已经被叛军占领了。叛军离去后,留下的几百个士兵还要随时收集物资交上去,作为前军打仗的供给。
这收集来的物资,有粮食和银子,怎么来的?也就是“征”来的。究竟是怎么个征用方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山下的这个村子并不起眼,甚至险些错过了去。村里头也没有多少人家,逃的逃,上山的上山,村里头剩下的总共也就二三十人。
这么一个贫瘠的村庄,榨不出几两银子,也没多少米。那些空了的人家也没有粮食,仅剩的那点人给留些口粮出来,剩下的都搬空了,在村子外围的李季家受到了这支队伍的关注。
这个房子一看就是近两年新盖的,相比于村里旁的破草屋,这个砖瓦房扎眼极了,看着就值不少银子。
可里里外外翻出来,只有些不用的破衣服和后面小屋的几口大瓷缸。剩下的一点值钱的都没有。
但牲口圈不小,看着规模就养了不少牲口家禽。若是出逃了,不可能把那么多东西都带在身边。那么多半就是就近藏起来了。而且不会太远,因为太远搬走费时费力的,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
这么一想,只觉得快要捞着一条大鱼的小军官,立刻下令进村抓几个人过来问问情况。
然后有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连威胁都不用,问什么就说什么。
县太爷阻止人带着大批的物资上躲着去了。李季家里头养了老多的牲口,也都带上去了。
叛军们早知道县太爷待人躲山里头了,可是不知道准备充足的情况下。
听着个女人说,他们准备的相当充足,东西带的特别多,而且是本地所有的军队都上去了。
若是不关着,就算大业成了,山上的那些将士也有可能自立一派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因为山中物产丰富,若是再里面安营扎寨培养兵力,是相当容易的事情。
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姓,叛军们立刻蹭蹭上报反映情况。
很快,叛军们的主公便下大了命令,分过来一千多名士兵,上山搜山。
第122章 县太爷解惑【日万】
县太爷留在山下的探子当然知道了这件事, 连忙上山通报情况, 县太爷听到后, 除了盖房子的留下, 将剩下的百姓连同衙役联合将士一起在营地外围设陷阱。
行军打仗的将领懂得如何设复杂又好用的陷阱, 而普通人不懂得,多挖些陷阱也是就好的。再多做些木刺,放在陷阱下头,增加杀敌的可能姓。
事关生死存亡, 没有人敢偷女干耍滑,几乎是日夜兼程的准备。
陷阱越来越多, 铺盖的地方也越来越广。这叛军还没上山呢,猎物倒是多了许多。虽说是每天夜里在火堆旁边也要干活,但因为猎物足够, 吃的油水足, 倒是没有谁因此消受, 一些孩子甚至还因此胖了许多。
吃不了的, 都尽快煮熟了烤成肉干。
也集合的一群女人集体做干粮。馒头蒸的比较少, 多半都是没什么水分的杂粮饼。这种饼能放很长时间不坏。
准备了这么多,所谓的,就是怕叛军上山搜山后, 起灶做饭的炊烟会暴露位置。
叛军真的上山的那几天, 必须停止做饭,甚至烧火取暖。
忍几天的冻,吃几天的冷饭总好过跟叛军对弈。上山为的就是躲避战乱, 实在不想躲到山上还要承受战乱之苦。
县太爷倒是有些无烟的银炭带上山,用于在帐篷里头取暖。但这么点炭,实在不够给所有人做饭几日用的。
更别提是取暖了。
这种条件下,也没法子做到十全十美了。
上山二十多天了,基本上所有人都适应了山上的环境。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冷了。树上的翠绿越来越少,期间还下了几天的小雨,可谓是雪上加霜。
一边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一边还要防备随时可能上山的叛军。
李季又是想县太爷,又是想村里头的那些人,这二十来天也憋坏他了。县太爷派人过来送些肉干,同时也是为了打听李季的情况。
李季和二狗子就做了些好吃的,穿上护甲一起跟着去趟营地看看。
上山许久,李季总要去看看他们过的什么日子。
这边准备了一大包子的东西,往哪边走,距离营地还有好远的距离,就听见士兵不停的提醒他小心些,莫要碰了机关陷阱伤着了。
百姓们挖好了陷阱,就不会再往那边去了。随后会有经验丰富的老兵在陷阱掩盖住,让他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是陷阱。比如这地下带地刺的普通陷阱。上面禁用树枝遮盖,铺上了枯黄的叶子,就跟其他地方一样了。
出入的士兵都背下了陷阱的分布,只要别粗心,就不会有事。
一行人兜兜转转的进了营地,一斤营地满目都是忙碌的身影。
有自己村子的人认识李季,忙喊了一声就要上前说会儿话,被引路的士兵拦住了,只说是县太爷要找的人。
哪会有人不长眼的跟县太爷抢人?李季和二狗子进了县太爷的营帐,一眼就瞧见了还在看地图的县太爷。
“老爷。”李季唤了一声。
二狗子没说话,不过目光还是落在县太爷的身上。
县太爷抬眉瞧见二人,紧绷的心送了许多,笑道:“来了。”
让二人落座,县太爷虽说最近一直知道二人的情况,可听的再多,也没有见一次来的安心。
县太爷道:“日子还适应吧。最近倒是冷了些,不过你们那边准备妥帖,应该没遭罪。”
没有人是天生的唠叨,只是因为在乎,话就变得多起来。
李季习惯了提二狗子开口,笑道:“老爷您给准备的周全,什么都是捡现成的享受。过来看一看这边情况倒是不错,只是老爷您受苦了。从前的日子那么好,这山里头啥都缺,我跟二狗子还在担心您呢。”
“我带了随身伺候的下人,委屈不了的。你们来了也好,我有事情嘱咐你们。”县太爷将山下的事情都说了,说完了又添道,“到时候我随时给你们信儿。其实这山里头,若是正常的炊烟,太远是瞧不见的。只等着他们往那边走的时候,你们千万别起灶被发现了。这些日子你们尽可能多的准备些干粮,若是怕冷,我这里有无烟的银炭。做饭还是免了,哈气水也有可能被瞧见。”
李季点头表示记下了,随后问道:“那老爷您可想到解决的法子了?”
县太爷苦笑:“还能这样?只能放着了?多设些陷阱,多些保护。再多准备干粮,到时候那几天别生火。这山里本就易守难攻。就算是被发现了,这一千多个将士,也能护住一段时间。”
李季很认真的想一想,这才道:“我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心里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又怕您笑话。”
“有什么笑话不笑话的,都这种时候了,多说两句就是多个思路。你但说无妨。”
李季这才说到:“年幼的时候,我曾经跟同龄的孩子玩过捉迷藏。我藏的时候,最先想的并不是找个隐蔽地方。而是做个假象,让别人以为我在另一边。这样,只要他找错了方向,我就赢定了。”
县太爷眉毛一挑,这法子其实行兵打仗的时候并不罕见。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将敌人往错路上引,确实是脱身的好法子。
这李季不认字,没读过兵书就能想到这一点,可见其聪明。
县太爷摇摇头道:“打仗的都多疑,咱们把他往旁路上引,他们未必会上当。”
李季道:“其实我小时候,这个方法用多了,旁人也就抹清楚了。跟我捉迷藏,只要往觉得我藏的反地方找就是了。我每次捉迷藏,都会往一个地方仍一件我身上的东西。后来他们发现了我的法子,我就干脆就仍在我藏身地方附近。这样任凭他们往那一边找,都绝对不会往我这里找。”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县太爷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华容道!这现成的好计策,我怎么就没想到!”
县太爷敲一敲脑袋:“亏我自诩饱读诗书,简直就是颗榆木脑袋。”
华容道是个典故,很小的时候就学过了。奈何长大以后书读的多了、杂了,倒是将那些扎实的都忘记了。越是困难环境,就越容易往困难的方向想。如此,反倒忽略了近在眼前办法。
“华容道?”李季哪里听得懂这个。
县太爷道:“这是个典故,主要的核心,还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越是战场上用惯了的伎俩,反其道而行之得的效果就越好。”此时县太爷可坐不住了,起身就要去找指挥使。
可一看到二狗子,犹豫了一些。这辛苦过来一趟,连像样的话都没说几句,就这么走了好像不大合适。
李季看看二狗子,替他坐下决定:“我们等着老爷回来。”
打仗是大事,不论因为什么,都不能影响了。
县太爷点点头,便出门去找指挥使他们了。
叛军上山搜山。奈何山太大了,若是将人们都散开去寻找,一旦发现了目标,怕是根本没办法与之对战便被解决了。
可士兵聚集在一起,又不利于寻找。
站在这山脉足下,抬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山,竟然毫无法子。
最后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上山去满满寻找。两日以后逐渐能够摸索着痕迹找过去。就像当初二狗子上山寻人是一样的。人走过总会留下些痕迹。
比如折断的树枝,或是挂到衣服留下的一点布料。三千多人上山,怎么可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有着这个突破,摸索着上去,眼瞅着都走到山下到营地一般的地方了。
而营地内也连忙派遣出了队伍,故意在倒营地的路上,多扔些不挑,折一些树枝,让痕迹变得更加显眼。
同时,在另一个方向设下陷阱,一路上往一个方向引。又用了足足一百个士兵,紧急建造第二个“营地”。
县太爷当初为李季和二狗子准备了三个住处,现如今便要牺牲一个了。
最远的那个,也是同样巨型帐篷扣着的院子,看上去更加像是营地。
将外围粗糙的围上,又点起几只篝火,等着燃尽以后,又跑去后面挖个坑,百十来号人挨个拉屎堆了些分辨,再用灰烬盖上。
总之,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副很多人生活过又匆匆逃离的样子。
巨型帐篷里还准备了许多的物资,将里面的东西带出来大半,剩下的忍着心疼撒地上些,再落地上些,用脚反复踩了。
而叛军这边,已经开始怀疑了,一共三千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人不小心留下痕迹?要说孩子淘气,沿路折树枝玩还好。看挂破衣服留下布条的话,这留下的未免太多了些。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