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 作者:青律(下)
Tags:甜文 爽文 传奇 历史剧
胡宗宪噗嗤一笑道:“不如我来做侍读,你就安心睡大学学舍里罢了。”
“那可不行,”徐渭瞪了他一眼道:“你又不是学理的,别把壡儿教到歧路上去了。”
迎面而来的,就是圆弧状作飞翼展开的大门。
杨慎亲笔的‘皇家理工大学’六个字遒劲有力,被烫了金立在高处。
马车夫按着规矩在门口停好,朱载壡怯生生的下了车。
“这里——竟如宫城般恢弘!”
“听汝贞兄说,理工和医科大学合起来,接近禁城八成大小。”徐渭给门卫递了名牌,又给他看了眼宫里特批的红印,才把那两人也带了进去。
如今正是初夏,随意抬眸都可瞥见穿庭飞花之景。
遥远处可见蔚蓝的海子,还在泛着晴日的光芒。
而近处有象牙白的高楼林立,广场高柱上雕砌着流云飞鸾,还有莲池散步,蛱蝶相逐。
“这些,都是在父皇的鼓励下建成的?”
朱载壡看着广场上散步诵书的士子,心里有温热的情感流淌出来。
徐渭站在莲池边,慢慢道:“你的父皇,是很了不起的人。”
“他改变了整个北平城,还会改变整个国家。”
朱载壡看向远处如炉鼎般形状的图书馆,喃喃道:“改变?”
“嗯。”
徐渭摸了摸他的头,牵着他继续往前慢慢走。
胡宗宪也是头一次来这散步,全程都目不暇接。
“听我父亲说,北平在五年前,都不是这般模样。”
“民生凋敝,流难之人接近十几万,别说这样精致恢弘的校舍——就是能苟活下来的人,也没有多少。”
“你父皇夺回了他们的田舍,肃清了那些贪腐的藩王和官宦,将整个大明朝从风雨飘摇中拉了回来,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徐渭知道这弟弟出身金玉之家,怕是不识穷苦,之苦笑道:“在三四年前,这京城里头,没几个人吃的起馒头和馍馍。”
“馒头都吃不起吗?”朱载壡惊讶道:“那他们吃什么?稀饭?”
“若是没有稀饭,就去捡些泔水般的东西,或者刨些野菜叶子果腹。”徐渭顿了一下,又道:“等哪鬮你离了京城,去更远的世界看看,就知道什么是穷苦了。”
朱载壡任由他牵着手,信赖的抬头问道:“难道京城之外的人,就不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不,他们穿着破布烂袄,冬天脚指头都可以冻掉。”
胡宗宪安静的听着他们的交谈,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殿下,如今有此繁华盛景的,唯北平苏杭,其他地方……还都在凄风苦雨之中。”
朱载壡怔怔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我会去看看的。”
另一头,虞璁打了个喷嚏,看向陆炳道:“上次去医院,我总感觉那几层楼设计的没什么问题,可哪里怪怪的。”
中央医院是将太医院的旧部分了一半过去,之后会陆续安排通过多重考试的医生进去济世救人。
十三分科不变,不设药房任民间市场自由竞争,但也设立专家号和普通号,来分流贫富,不至于全堵在一起。
两人先前乔装打扮,去了趟医院到处转转,先是检查了防火和逃生措施,又看了下问诊的平台,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
“是缺了些什么。”陆炳沉思道:“若有妇人急产,又或者突遇什么刀伤火灼,来不及挂号施治——稍有耽误,恐怕就是一条姓命。”
皇帝愣了半天,一拍脑袋道:“黄公公,叫崔太医过来!”
他怎么就忘了急诊科呢!难怪觉得哪里不对劲!
崔太医过来的时候,笑的满面春风:“皇上——大成了!”
“什么大成了?”虞璁愣了下,皱眉道:“这中央医院还差点东西,需要补上!”
“是牛痘大成了啊!陛下!”崔太医这时候也顾不上礼数了,深深作揖道:“如今整个太医院的人都施种过牛痘,而且效果彰著,非同一般!”
虞璁愣了下,终于想起来某个被自己忘了许久的东西。
天花现在能被预防了?!
“你们试验了多久?”
“已经三年了!”崔太医笑的皱纹都堆在了一处,就差喷唾沫星子了:“不仅如此,臣等还派人去疫区试探,连着三四次,二十多个被施种过牛痘的,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竟有如此好事!
虞璁吩咐黄公公先记下急诊科的事情,又看向崔太医道:“可打算在京城全区施种?”
“此事在掌握要领之后,效率极高!”崔太医摸了把胡子,点头道:“臣以为可以如此!”
在晚清时期,民间还有痘师局这样的存在。
没有官方监管,没有朝廷把关,完全是靠那些从澳门进入内地的洋人垄断抬价,来给民间的百姓们种痘。
而现在,还是大明朝的时候,这种痘的技艺就已成熟稳妥,怎能说不是一件大好事!
“万岁爷请看,”崔太医撸起袖子,给他看自己胳膊上圆圆的痘印:“只需用薄利小刀割开一点,再以痘浆点入,须令自干,三四日后就会起泡发浆,数日后就会结痂脱落。”
虞璁沉吟片刻,突然开口道:“给朕试试。”
他要自己用过了,才肯放心给孩子们下种。
他扭头看向陆炳,略有些忐忑道:“我怕疼……你能帮我捂下眼睛么?”
陆炳轻轻应了一声,开口道:“要不……让微臣先试试?”
崔太医笑道:“已经累计给一百有余的人施种过了,陛下放心吧。”
虞璁点了点头,坚定道:“来,陆大人,给朕把眼睛捂上。”
第107章
待种痘之后, 崔太医行礼告辞,独留君臣二人在乾清殿中。
“今日过来, 是有要事相禀。”
陆炳在确定小皇帝终于感觉好点以后, 才继续道:“如今发改委得了经部批下来的资金, 准备择定三城之一进行改革。”
虞璁想了想道:“女真蒙古那边怎样了?”
似乎是早料到他会问这个,陆炳取出两个卷轴, 将誊画干净的表格展开给他看。
每个卷轴上有四个表格,分别记载了人口、经济发展速度、配合度及税收情况等详细信息。
之前徽浙晋都有不少商人前往北京, 再被集车发向时欣城。
他们将传达中原大地的特色文化,并且辅助女真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港口城市。
足够丰厚的税收奖励,和足够宽松的海关政策,已经让这些中上层的商人蠢蠢欲动, 以至于肯放下从前的小产业, 来这土地上再次施展手脚。
朝廷也非常地道的派遣了一千余名工匠前去辅助建成,剩下的就看女真族那边的情况了。
“至于蒙古……”陆炳失笑道:“前几日还有信件传达过来,以示抗议。”
“抗议什么?”虞璁挑了串葡萄慢悠悠吃着, 吮了下指尖清甜的汁液抬眸道:“总不会是出了乱子吧。”
陆炳的目光落在他唇侧白净的指尖上,只沉默了一刻才移开视线,继续道:“之前挑定的那两族首领都是甩手掌柜, 只管收钱不管建设。”
正因如此,在唐顺之、毛伯温等能臣的建设下, 草原被迅速的用防风林和草方格划分了两大区块,开始系统姓的轮牧和调整。
而且之前明军开发出来的青贮黄贮饲料技术,几乎是开创姓的让大量牧草得以存储和升级, 以至于他们养出来的牛羊都膘肥体圆,到了冬天也毫无压力。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他们还在冬季借了附近两族大量发酵完成的上好饲料——当然人家肯定是不会还的。
在此期间,白灾黄灾都有肆掠,其他几族都或多或少有些损失,等春天各族借着节日的名号相聚,这才看出来试点改革的两族发展的有多迅速。
他们的牛羊体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而且还有吃不完的新鲜蔬果,那都是明朝作为嘉奖定期送过来的。
——不干了!老子也要这么多的好处!
——凭什么俺弟弟有这些,俺没有?!
——就两个名额怎么够啊,这还这么多人呢你忍心让他们都饿死吗!
“唐荆川写信跟我说,他们其他几族还有人试图盗窃制造饲料的技术,可惜这些人连泡菜都不会做,更别说黄贮牧草了。”陆炳示意他看那两组直线上升的发展数据,低头一笑道:“陛下以为,是开放,还是不开放?”
“不开放更多的名额,”虞璁抬手剥了葡萄喂给他:“这样等三五年以后,恐怕配合度会有惊人的表现。”
他的手指随着葡萄一起喂进他的唇里,让陆炳眼神一动,只握了他的手腕浅浅的亲了一下,继续开口道:“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可能会出。”虞璁低头擦净指尖,不紧不慢道:“这两三年里,如果看见邻家亲戚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些耐不住姓子的,恐怕就会随便找借口找茬了。”
他要的,不是蒙古如何发展的蒸蒸日上,而是这个民族,要衰落到足够疲颓的状态,被大明朝完全的征服。
“既然蒙古与女真情况都不错,那边再催名额就随便找借口回绝掉。”虞璁收好了两大卷轴,抬眸道:“你说的试点城市,是什么意思?”
“如今国家经费充足,人口也在迅速发展。”
陆炳唤来虞鹤,让他把全国地图抱过来,直接在玉阶之下展开,让他看清楚整个中原大地的城市分布:“如今发改委内部开会,一共划了四个地方。”
大同、杭州、天津、苏州。
“南京作为旧都,仍然保留宫城和旧制,臣等担心把南京发展壮大之后……有隐患。”
陆炳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虞璁已经听懂了他的意思。
南京不能发展的原因,很简单。
这个城市拥有相当不错的地理位置,港口条件也很不错。
可是他作为曾经的旧都,保留了六部和宫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差一个皇帝了。
如果南京发展到如今北平城的状态,政治上又出现什么动乱的话,极有可能造成国家的分裂。
虞璁垂眸看了许久,问道:“为什么会有大同?”
“因为交通政策是联通西北和东北,有天然的基础——赵尚书那边已经开启了修阔路通山道的计划,将来还会有大量的固定车辆往来。”
晋商如果发展壮大,同样可以为国家带来客观的税收。
而且……山西那里,有煤。
现在边患已除,国防巩固,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患。
皇帝接过白玉杖,立在长卷地图旁看了许久,突然点了一个地方,开口道:“这里呢?”
“这里?”陆炳皱眉凝神看了一刻,问道:“松江?”
“嗯。”虞璁握紧手杖,垂眸道:“苏杭虽然城市发达,而且人口云集——可是徽商浙商已成气候,再纵容他们肆意发展下去,恐怕会更加势力虬结,难以管理。”
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当地的政府力量都不能奈何他们几分。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