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首页 > BL同人

[明朝]科学发展观 作者:青律(上)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




Tags:甜文 传奇 历史剧 爽文

  缠足这件事情,必须肃清才行。
  还好自己年轻了许多,又回到二十出头的年纪。虞璁垂眸一笑,心里稳住不少。
  事情一样样做,理想一点点落实,总是有盼头的。
  陆炳正屏息等着他吩咐,突然瞥见这皇帝又笑了起来。
  如今的他虽然着了龙袍冠冕,仪态威严不凡,可笑起来依旧像当初那个昂着脸喊哥哥的少年一般,露出两颗小虎牙出来。
  虞璁也明显反应过来了这一点,抿着唇强装正经的清咳了一声。
  陆炳识趣的低头,继续当一个安静的木桩。
  原主虽然说是藩王出身,是接盘当的皇帝,但自打进宫之后,就兢兢业业,想着法子跟太祖看齐。
  当年朱元璋天天凌晨四点多起床上朝,这十五岁的小皇帝也跟着效仿,跟工作狂似的提前上班时间。
  他四点起,那大臣们就得三点起。这入朝要从左右掖门那儿排着队进去,在金水桥南再清点一遍尊卑品级,听着鸣鞭声再缓缓往里头走,速度之慢不亚于春运安检排队。
  这一晃五年过去,嘉靖六年的时候,终于有人熬不住了。
  『是固励精图治之心,第圣躬得无过劳乎?』
  一帮文臣们本来就身子骨弱,折腾久了也叫苦不迭,只能想着法子跟皇帝求饶。
  你们这届不行啊。
  皇帝心里虽然嫌弃,还是大发慈悲的准了,往后他多睡半个时辰,上班时间以日出时间为准,逢大风大雪天气还放个假,免得把广场上的几百个臣子都冻病了。
  如今的虞璁虽然业务不熟,但身边的黄锦是个得力的老太监,什么事都能帮衬一二。
  到了起床的时候,一方热帕子就递进帷帐里,擦两下脸便眉清目爽,只让人觉得周身都暖烘烘的。
  虽说是日出而朝,但起床的时候还是夜色微冥。
  虞璁在簇拥中坐轿子去了奉天门,在金台上缓缓就坐。
  这里视野开阔,不仅能看见微微升起的太阳,还能将御道上的两溜官员尽收眼底。
  金台旁侧布置着军乐团般的钟乐司宫人,不远处还陈列着明铁甲胄以示皇威。
  皇帝左右瞥了眼身侧的五六个团扇、伞盖力士,又打量了眼御道左右持刀布列的校尉们,颇有种自己在演舞台剧的荒诞感。
  真想打哈欠啊。
  明明三四天前还在熬夜写文稿算数据,今儿倒是跑到宫里来安心当皇帝了。
  “入——班——”鸿胪寺司仪高声唱道。
  下一秒,文武诸官顺着御道缓缓前行,文官北而西上,武官北而东上,一众人重新排班如方阵,伴随着鸿胪寺官员的再次喝令,一齐行一拜三叩头礼。
  整齐的跟做广播体CAO似的。
  鸿胪寺官在确认诸官起立之后,按照前日排好的次序,开始依次点名奏事者,各衙门的人一个个从队伍里轻咳一声走出来,大声诵读这奏折里的内容。
  碰着些普通话不太好的官员,鸿胪寺的人还得代读。
  虞璁撑着睡意听了全程,中途一度打了个盹但无人发觉。
  就是发觉了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这古文总是说话含蓄隐晦,哪怕当年太祖发脾气改革了文体,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
  直到这太阳都蹿老高了,汇报工作的人才终于到头。
  虞璁抿了口热乎的峨眉白芽,看着最后一个诵读奏章的大臣,随口问道:“文章写的不错,叫什么名字?”
  他隐约记得,这是个国子监祭酒来着?
  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大概二十七八岁左右,不仅眉目俊朗,声音清润,写的折子也表事清楚,让人听得很省心。
  “回禀陛下,臣名徐阶。”年轻人恭敬的开口道。
  皇上一口茶差点喷了出来,被呛得猛咳了两声。
  “徐——徐阶?!”
 
第7章 
  年轻的国子监祭酒尚未明白皇上为何惊愕,但本能告诉他,这个时候什么都别多问,屏息凝神观察事态便可。
  倒是旁边的太监和侍从见了皇上的反应,不由得纷纷多看了徐阶一眼,以为他是个厉害角色。
  其实震慑到虞璁的,倒不是徐阶本人,而是他的这个年纪。
  未来的徐阶,将目睹夏言与严嵩的斗法,再隐忍数十年,将那个大女干臣一举拿下。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如果没有徐阶和严党的一番抗衡和撕逼,张居正不会那么快地通晓政治险恶,从懵懂书生迅速成长,学会更多驾驭人心的技巧。
  但是……既然徐阶这个时候,都还年轻而又籍籍无名,那张居正果然还在襁褓之中,恐怕连爸爸都不会喊吧。
  虞璁叹了口气,吩咐他先下去,心里又记了一笔。
  这么说来,现在这情况,就跟唐僧还呆在长安城里,连孙猴子都没见到。
  他之前问了陆炳,得知京中并无严嵩一人,心里动的杀意都没处安置,只得悻悻作罢。
  在下朝之后,三千余闲杂人等的簿子被递了上来。
  按照虞璁的要求,其中能言善辩、会读书写字的被分作一拨。
  通晓农桑之术,会养殖牲畜的,又分作一拨。
  会奇- yín -技巧的,搁在备用的一册里。
  好在这三千人里,确实有善于整理分册的人手,不仅效率还算快,连字迹也相当工整,令人满意。
  虞璁吩咐了宫女一声,往后每日都寻不同的茶叶过来,一面看着簿子上的名字和介绍,一面唤黄锦把张璁和夏言唤过来。
  没过多时,两位大臣匆忙赶来,神色各异。
  “成立经部的事情,两位大臣商议的如何了?”他抬眉瞥了他们一眼,慢悠悠道。
  张璁沉吟片刻,再度行礼道:“臣觉得,此事需从长计议。”
  “为什么?”
  “于礼制而言,并不妥当。”夏言接话道:“这千百年来……”
  “千百年又如何?”虞璁反问道:“张大人也看见了,如今冗官冗职数不胜数,倒不如进一步优化官僚体制,加强行政效率。”
  他在上朝的时候就想过,这农业改革如果单交给工部的屯田司的那号子人,只会事倍功半。
  可惜了,这帮老臣是圣贤书读坏了脑子,什么事儿都畏畏缩缩。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可是这文武群官……”张璁畏惧道:“恐怕难以服众啊。”
  虞璁用指节敲了两下椅背,突然想起来这两人未必能让其他人闭嘴,挥袖道:“开会吧。”
  相较于西方的圆桌会议,上议院下议院会议制,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政制里,也有‘集议’、‘廷议’制度。
  但这些会议兴于西汉,流于明朝,到了最近几代,几乎就是官员之间的一个形式,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用途。
  集议制往往是宰相召集群臣开会,再把决策报给皇上。
  ——如果是早朝开会,恐怕没等大臣们争出个结果来,外面的一众小臣就得冻死在广场上了。
  皇上左右一琢磨,吩咐黄公公去寻个大些的屋子,再将一溜长桌拼起来,把龙椅搬到首处,再放个惊堂木。
  他有预感,等会要是一吵起来,指不定得多乱。
  六部尚书、内阁学士都聚集场中,待虞璁挥袖示意平身之后,再各自使着眼色,略有些慌乱的一一坐下。
  虞璁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不设名牌的长桌旁,他们是如何选定位置的。
  这位置的分布和每人的神情,都代表了不少的东西。
  陆炳被唤到了他的身侧佩刀而立,神情肃穆。
  在一众中年人的谦让中,一个老者神情淡然,待拱手一礼之后,便施施然坐上了皇帝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
  这是……首辅兼兵部尚书,杨一清。
  虞璁瞥了他一眼,心想果然长了副老狐狸的模样。
  这老头儿比张璁还年长许多,看起来一派斯文,不言不语,可在历史上,他熬过了三个皇朝,亲手布下了刺杀当时大宦官刘瑾的局,挽救明王朝于危难之中。
  老头儿虽然皱纹都沟壑纵横了,但仍然精神矍铄,眼睛里透着一股精气。
  虞璁抿了口茶,眼瞅着一堆人终于坐下,清了清嗓子道:“从今往后,朕将不定期的举行集议,一来探听民间动向、朝政实施情况,二来发布政令,与诸君同商共议。”
  杨一清眼睛一眯,露出了几分赞许的神情。
  “这会议往后,由朕来主持,凡是要发言者,必须举手示意,在得到朕的同意之后,再起立发言。”虞璁说到这儿,总觉得自己跟高中生班长一样,说话一板一眼的,仍严肃了神情道:“会议期间,不得相互推诿攻击,也不得谈无关之事——违者杖责二十。”
  既然是君主专制,就不用太民主。
  他是这帝国的皇帝,也是未来整改的执鞭人,他们只需跟紧步伐便是。
  十来位大臣面面相觑,齐齐应了一声。
  “很好。”虞璁淡笑道:“张卿,先由你来解释一下,这新立七部之事。”
  张璁愣了下,忙不迭起身作揖,说话虽然略有些间断,但还是把从前他嘱咐自己的那些,都一一讲了清楚。
  这一说不要紧,其他的一帮老臣神色一个个跟走马灯似的变起来,还没等张璁讲完,有的人就明显想拍桌子跟他理论一番了。
  虞璁含着笑看他们憋着想说话的模样,等张璁句子一顿,七八只手就纷纷举了起来。
  “张卿,坐。”虞璁放下了冰裂纹杯盏,慢条斯理道:“在诸位爱卿发表言论之前,朕有话要讲。”
  “从今往后,治国方针改为‘实业兴邦’。”
  他缓缓站了起来,年轻的身姿却绽露着令人敬畏的气魄,语气沉稳而又强硬。
  “朕知道,这过往的历朝历代里,都兴礼制,重儒学。”
  “礼儒不可荒废,但实务亦不可荒废。”虞璁加重了语气,目光看着众人,没有任何的畏惧:“一味追求诗书礼仪,无法抵御鞑靼外寇,无法克制洪涝山火,也无从为百姓们谋福祉,振兴天下。”
  此话一出,连方才还沉稳淡定的杨一清也变了脸色,群臣都憋着想嘀嘀咕咕的心思,奈何帝王的气压和打板子的威胁在那,没人敢出头被揍屁股。
  “桌上已为各位备好了纸笔,这次会议的内容,请各位详实的记下来,回头写一份感想报告,往上抄送一份,再往下诵读一次。”虞璁双手按在鸡血木长桌上,不紧不慢道:“实业兴邦,第一要旨就在于振兴农业,这也是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成立经部,新设农、商、财、贸四司,着重发展相关产业。”
  “关于实业兴邦,诸位有什么想问的”
  其实作为一个冒牌皇帝,他现在大部分人的脸都不认识。
  除了张璁和明显是杨一清的杨一清,其他的学士和尚书,在他过去读过的历史里,也全无印象。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普通人,其实虞璁也并不懂火药手枪的制备,或者化肥沼气的化学公式,但他拥有的,是更开阔和先进的格局,以及当初被政治书支配的恐怖记忆……
  别说是科学发展观了,托应试教育的福,他不仅会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八荣八耻都记得。
  眼下虽然不能上来就搞个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建立啥民主制度保障人权,但有一点不会错。
  农业,是当今大明国的基础。
  为什么中国在明清时期,都一味的重农抑商?
  因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来源于农业的赋税。
  农业生产力不上来,商人便无货可居,也无从交换。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