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首页 > BL同人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获奖作品]+番外 作者:洛娜215(三)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




Tags:宫廷侯爵 灵异神怪 爽文 历史衍生

  夏安然眯了眯眼,当下大手一挥,在中山国的大学学舍内开设了另外两个专科,一个授经史,一个授医学。
  反正都要被打,干脆将人落实鸭!把人绑定利用起来再说。
  中山国终于条件成熟可以开设医科学院了。
  为了达到这项目的,夏安然花费了三年时间。
  博物馆开设后,因其只需要付五钱的灯油费便可进入参观,在国内很是热闹了一番。但本地人很快发现这里头东西还挺枯燥的,除开门口最近的几个厅堂内放的是一些较为实用的药草和野菜,后头的全是些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的植物,更有许多是来自于南方或者西方。
  在这个人群活动受限颇大的时代,有些人一辈子都有可能不会踏出县乡一步,对这些东西自然完全没有兴趣。除了天生好奇心丰沛的小孩们会多看看,还会听博学者的讲解,人流一天比一天少。
  既然发现里面没什么意思,还要花钱进去,自然来凑热闹的人就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结果。
  为了引来他期待的人,小国王让人在中山国运往河间国的货物箱子上写上了广告语。中山国打的这些杉木箱子这些木箱极为结实,大小模式均都利于搬运。
  这些本身是作为中山国售出货物的外包装,但是收货人发现这东西还挺结实的,为了降低成本自然都会被二次利用。这些箱子被河间国的买家当做承载的容器运往别的地方。
  杉木木质中等,但优点是长得快,是后世长江流域的常见物种。不过现在西汉气候普遍温暖,是以中山国的土地上数目也不少。
  为了制造这些木箱,小国王特地划了一段区域用来养殖林木,这些人自然不知道为什么中山国的箱子上头个个都要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他们也就是做个废物利用,自然不会介意。
  事实上,箱子上的这些广告词都是夏安然请国内几个书法大家书写,然后使用蜡印扣在了箱子上的。
  硬软笔虽有差,但韵律犹在,更何况如今的软笔书法也尚未定型,书法尚未成一家之言,彼此都还在探索之中。
  但是对于美的共识还是存在的,大佬们写出来的字吸睛度很高,自然会引来旁观者的注意。
  如今识字率虽不算高,但看热闹的习惯历来都有。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民众自然会发现这些箱子上头写着东西,有聪明的借着研究箱子的机会习字,有识货的则会根据上头的字形走向在半空中比划品味其字的韵味,均能有所得。
  人只要想要学习,就不会错过任何机会。
  中山国的小广告在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之前,先一步成为了书生们临摹学习的对象。
  会造成如今的结果根本不在小国王的预料之中,他只是想要打个广告而已。发传单太慢,派人去贴告示又太得罪人,在箱子上头写广告就是个好方法,只要有人买卖大宗货物,就会有人看到这些广告。
  效果起效虽慢,却很显著。
  中山国来了不少生面孔。自从七国之乱后,刘启重置关卡,中山国虽然本身并没有关,但是城门也有同样的职责,因此每日进出城门的人口都会被详细登记。
  外来者越来越多,尤其是自偏远地区到来的人增多立刻吸引了官僚们的注意,他们飞快将奏报递到了小国王处。
  这些人很快就被王府官吏锁定,并且以一种善意的姿态观察了他们的动向,他们是去博物馆的,而且日日带着笔墨前去抄录,边抄写边默读默背,这般认真姿态绝非寻常参观游客会有,明显是特地为此而来。
  事实也果真如此,这些人是外地的医匠或者医家、农家等相关科目的人才,此次就是冲着中山国这个博物馆而来,同时也是为了宣传的箱子上那一句征集标本来的。
  这些人刚到了这里自然不会急匆匆将自己制作出的标本拿出来,而是要先确认这里有没有自己这个已经做过的,就算有也无妨,他们也需要确认上头写的植物属类有无对错。若是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点便学习,若是自己知道,册子上头却没有写的便提供给官方。
  在这个没有大数据的时代,一人之才不够,便集千万人之才。如此一来,各种植物的特姓、用处,总能渐渐齐全。
  也因此,标本的展示册子上的备注栏总有更新,有的植物已经写到了两页或者三页,上头的字迹基本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一片热枕之心。
  但这一批到来的医者却遇到了一个较为麻烦的问题——不通。
  也不单单是语言那么简单,还有病症的名字,症状表述都有些不太一样,治疗方法亦是不一,就连药材的炮制方法都有些差异。
  这是南北地理局限姓所造成的问题,也是夏安然一直在等待着的事件。
  医学在商代就已经开始发展和分类,到了春秋时代更因为稷下学宫开设医科的讲学而大力发展,然而在后来的统一战争和楚汉争霸之间,无论是医者还是医书均都大量散逸,原本已经有了著书立学的医学又一步倒退回口耳相传的状态。
  南北方地理环境不同势必会造成医学技能点的不同,南方湿热多瘴气,因此环境生出的疾病在他们那里的研究就会多一些,北方干凉,但冬天寒冷结冰,势必的在骨科上头就要强势一些。
  这本来是取长补短,但奈何病症至今尚未有个较为统一的说法。
  来自东西南北各地的医匠碰到了一起,早期还好,到了后来便渐渐开始争执,既有争,自有和。
  如何和?
  当然是请权威人士进行调解和判断。
  西汉朝能够称得上当世名医的不得不提一个人——淳于意。
  非医学相关之人可能更熟悉他的女儿——缇萦,缇萦救父讲的就是淳于意当年因为医疗事故被调查押送入京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也正是因为缇萦入京为父求情,才引得文帝废除肉刑。
  而淳于意本人,和扁鹊一起被太史公载于史书之上,成为《史记》七十传之一的《扁鹊仓公列传》。
  他留给后人的并非是神乎其神的医术,也不是堪称传奇的生活经历,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诊籍,也就是病历记录。自他以后,渐渐地才开始有了医生书写个人病历以及行医经验的传统。
上一篇: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获奖作品]+番外 作者:洛娜215(四)
下一篇: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获奖作品]+番外 作者:洛娜215(二)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