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能农场主 作者:弦歌雅意(一)
Tags:强强 生子 主攻
陈寒把做好的水果拼盘摆在桌上,自己捻起一个红彤彤的树莓,说:“这东西号称是优良品种,我吃着,也是糖水一样,没什么前劲后味。”
“就你舌头金贵。”江延宗没好气,这东西可是几十块一斤的。
陈寒说:“你说,如果小卫那边种水果,会不会好吃很多?”
江延宗说:“那你去跟他说说,说不定人家会考虑你这个意见。”
“那也行。”陈寒点头。
最近叉水村可热闹,五堂叔家那个事儿一直没完,黄婷的日子很不好过,有事没事要被婆婆骂一顿,跟娘家说,娘家也只让她忍着,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儿,谁家媳妇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没想到两天后,就听说黄婷要自杀,可把大家吓一跳。
打听了才知道,原来黄婷被小刚从水里救上来了,被不少人看到了,联想到最近的事情,大家就想着是不是五堂婶骂的太凶了,把黄婷骂的不想活了。黄婷自己说是洗衣服的时候没注意,脚滑了才掉水里的,可是长舌妇们都是喜欢捕风捉影的,没事儿都给传出事儿来了,所以大家听到的都是五堂婶把媳妇逼得要自杀。
卫靖泽无语之下,问老汉这事儿怎么办。
老汉说:“还能怎么办,等开始收谷子的时候,大家忙起来,也就不会记得这个事儿了。”
乡里的传言跟城里的明星八卦是一样一样的,传过一阵之后就没人关注了。
这事儿卫靖泽并不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他阻止五堂叔家卖猪,把这个事儿告诉村长,都是正确的做法,所以他不会自责,但是想到黄婷的日子是水深火热的,不免又有些对不起人家的感觉,便问老汉:“黄婷的老公呢?两人新婚没多久,人家就去打工了?”
老汉点头:“可不是?年前办的婚礼,那时候我还在村里,那孩子过完年好像就出去了,我也是听说的。”
新婚就分开什么的,还真是挺不人道的,卫靖泽便让老汉想个办法,让黄婷去找她丈夫得了,家里两个老人能自己干,又不需要人照看,小夫妻两个人在一起,有个伴不说,感情也能够好一些。
老汉觉得这样也是,便想办法去办这个事儿了。
不知道老汉用了什么办法,总之是让老汉给办成了。
第22章 收割机
眼看着夏收到了眼前,黄婷也不可能现在就走,要等到晚稻插秧完才能够走。
稻子变黄,也就是转眼的事情,很快到处都响起了收割稻子的声音。
农民们称之为抢收,收稻子越快越好,收了立马犁田插秧,就跟在抢时间一样,十分繁忙。
卫靖泽听说有人凌晨四点就起来去田里割稻子,然后早上八点回来吃个饭,又去干活,一只忙到晚上九十点,都觉得不敢想象,真要这么拼吗?
想想老汉的身板,看着还挺硬朗,可是如果真这么干,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卫靖泽便想着看看谁家有没有小型收割机,收割机收一块田,大概也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全靠人工的话,需要好几个人一起合作,半天才能够完工。
问了老汉,老汉也不知道谁家有,叉水村肯定是没有就是了。
于是卫靖泽便跑到食府问,这里有钱的人比较多,应该知道这个事儿。
“小卫啊,你问收割机的事儿?”
卫靖泽点头:“是啊,最近开始收早稻了,我想着用收割机快一些,我爷爷也没有那么累。”
旁边还好几个人夸卫靖泽孝顺。
“这个,我听说乡里粮食农业站有收割机可以借的,不过要钱和押金,如果你们每人会开收割机,还要从他们那里请个人帮你们开。”
粮食站就是以前大家要上缴稻子的地方,自从改革之后,农民们倒是不用交粮食税了,但是粮食站会收购大家的粮食,粮站还出售粮种、菜苗、杀虫剂、肥料等等,还会定期发通知单,通知农户们什么时候该打药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了,功能还挺齐全的。
卫靖泽忙问:“是真的吗?个人去借就可以?还是以村为单位去借呢?需要打什么证明不?”
为了上次包水库的事儿,卫靖泽还真是跑怕了,跑腿他不觉得什么,就是跑来跑去没什么结果,让人觉得心累。
陈寒在旁边帮腔说:“小卫家的米是我们老板预定了的,肯定好吃,要是大家活儿想早点吃上叉水村的米,就要多多帮帮他!”
于是有人推了一个老汉出来,说他儿子是在粮站工作的。
那个老人家慢条斯理的说:“带上户口身份证和钱就可以啦,记得在他们那里买点油,不然你开到一半,没油了,熄火了,多耽误工夫。”
卫靖泽连连点头:“说的是,多谢提醒。”
租借收割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还要租个车把它送到村里来,收割机虽然能够上路跑,可是人家毕竟不是专门上路跑的。
问清楚了之后,卫靖泽心里有了数,还有人热情的帮卫靖泽打电话,跟粮食站打个招呼,等卫靖泽过去的时候,行个方便。
卫靖泽还真是感激不尽。
回去卫靖泽就跟老汉说了,然后拿着户口和身份证去粮食站借收割机。
收割机也是政府补贴农业鼓励农村发展的一项政策,农民们有了收割机,就无需起早贪黑那么辛苦的干活了,算是一项鼓励措施。
叉水村完全没听过这个事儿,一个是地处偏僻,还有一个是因为叉水村的人不爱出去,对外面的消息不了解,根本不知道政府还有这样的政策。
卫靖泽租了收割机,请了个师傅帮忙开,又买了一些油,粮站安排的车把收割机送到了村子里,收割机直接下田干活了。
看到收割机,村民们都觉得很新奇,这家伙只听过,没见过,大家伙儿还是第一次看到收割机呢。
收割机吐着黑烟,突突突地在地里慢吞吞的走着,转了三个圈,一亩多田的稻子就被收割完了,看的许多人都惊叹有羡慕。
而卫靖泽祖孙两个只要用三轮车把稻子拉回家去晒着就可以了。
因为田埂比较小,收割机还不好开过去,还请众人帮忙抬着收割机去另一块田里。
农村的田地承包制度也让大型收割机无法作业,这是十分遗憾的地方。叉水村的农田地势是比较平整的,都是靠河,如果推掉田埂,全部用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够扩大水田面积,工作效率也快多了,但是一个村的田不可能让一两家人种了。其他的人也要吃饭呢。
忙活了大约一下午,家里的稻子就收掉了不少。
老汉虽然是一个人,分田的时候可能只能分到一两亩,但是现在村子里的人少了许多,田多的没人种,所以老汉一个人种了十亩左右的田,要是老汉一个人种,还不知道有多辛苦呢。
如果不用收割机,只用人工,你还要请人帮工才行,如今一个人工一天也要上百块的人工费,几天下来也是不少钱了,租收割机请师傅的钱,要节约不少,还动作快。
这一晚,卫靖泽去买了一些好菜,做了一顿饭招待开收割机的师傅,因为这师傅家离这边有点远,所以今晚就现在这里住着,明天忙完了再走。
吃着菜,开收割机的师傅就感叹说:“真好吃,比我家种的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一点,今天辛苦你了。”那么多田一下子收了,老汉自己没花多大力气,心里可开心了。
“还好还好,哈哈……多谢。”
今天收割机秀了一圈之后,许多人的心思就活动开了,吃完饭后,就不少人来跟卫靖泽打听收割机的事儿。
卫靖泽也不藏私,把自己租收割机的事儿说了,不懂的事儿,也让师傅给大家说说,反正如果田越多,租收割机肯定是更省钱的。
一时之间,大家都活跃起来,问卫靖泽:“小泽,你这收割机能借我们用一天不?”
卫靖泽摇摇头,说:“我跟粮站说好了,就今天和明天,拖一天都要罚款的。我还有押金放在粮站呢!你们要想借,就去借,越往后,借的人越多,估计还要排队。”
大家平时都是你借我我借你的,觉得没什么,现在卫靖泽这样说,就有人觉得他有些小气了,卫靖泽当然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他看来,这是办事的规矩,不按规矩来,办不好事儿。
村长帮腔说:“趁着明天机子还在村里,想去借的人赶紧去,这机子也不用送回粮食站了。”
卫靖泽也说:“收割机来回的车费我已经付了,你们只要付租金、师傅的人工费和油钱就好了。”
大家一时之间讨论的十分热烈。
有些人要去借,有些人则不想去,因为他们本是打着跟卫靖泽借的主意的,现在要自己出钱,当然有些不舍得。
大家商量着要借收割机的事儿,卫靖泽就不牵扯到其中了,收割机的租金是一天一天算的,万一其中谁家上半天就完成了,下半天是另一家,谁也不愿意出这个钱怎么办?还有油钱,前面付了钱的人还没烧完油,后面那家占了便宜,估计又要扯皮,所以卫靖泽这次不打算掺和到里面去了。
第二天,这收割机的师傅又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卫靖泽家里的水稻都收完了,黄澄澄的稻谷在屋门前的地上铺了一地,让老汉心里十分满足。
他更满足的是,稻子这么早就收上来了,不用担心一场暴雨下来,打湿了,会在田里发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卫靖泽脑子灵活,才想了这个办法啊。
看着在太阳底下翻晒稻谷的孙子,老汉更是笑眯了眼。
卫靖泽现在比较愁的是稻子太多,光是屋门口的这个坪还不太够,屋子里还摊着不少,收回来的稻谷绝不能堆在一起,收回来的稻谷都饱含水分,如果堆在一起就容易产生热量,在温度和湿度都事宜的时候,就会发芽,发了芽的稻子就只能扔了。所以收回来以后的翻晒十分重要。
夏天的阳光特别好,晒一天稻谷就能够变干燥不少。尽管太阳晒在头顶上,十分热,在田里干活的时候挥汗如雨,农民们也希望天气晴朗,而不是下雨,一下雨,好不容易收获的稻子就可能要发芽了。
卫靖泽按照老汉的指点,把稻子翻成一道一道,因为他的强迫症,那一道一道的,比用了尺子量出来的还要直。
这样子做,也是为了扩大被晒的面积。
卫靖泽正忙活着了,几个小家伙一起冲了过来,小闹着,应该是在玩什么游戏,到了这附近,干脆跑到屋子里喝水去了。
卫靖泽翻完了谷子,看几个孩子争着喝水,问:“今天不是放假的时候啊,你们怎么没去上学?”
这时候也快期末考试了,老师不是应该抓紧时间带着他们复习吗?
第23章 大暴雨
“我们老师给我们放假啦!她要回家收稻子啊!”
“我们也是!”
卫靖泽问老汉:“这很平常吗?”看老汉一副一点都不意外的样子。
老汉摇了摇手里的扇子,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忙,恨不得都睡在田里呢,老师回家干活算啥?他们六年级的时候还要帮老师家里割稻子呢!”
卫靖泽这下是真的感觉无语了,学生学生,当然是去学习的,结果老师还让学生帮着自己家里做事?还是体力劳动繁重的割稻子?
割稻子就是下稻田里,弯着腰割稻子,割上半天腰就酸疼的不行,而且还要顶着大太阳。
大人们干一天农活都会觉得特别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大多在十二三岁,可能农村孩子有些入学晚一些,也只有十四岁,让人家干农活有道理么?而且是没有报酬的?
卫靖泽也奇怪为什么孩子的家长没有一个介意的。
老汉说:“人家孩子在家里一样要干活的,去老师那里干活,还觉得光荣了。”
卫靖泽只想呸。
才来了半年,卫靖泽就体会到了农村教育的荒诞和无语之处。
可是那些孩子并不是卫靖泽的孩子,卫靖泽想管也没有任何立场,想来想去,也只有带动大家一起赚钱,致富,孩子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