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首页 > BL同人

秦时明月之玉璜 作者:阳阿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




Tags:

  亏得颜路强打起精神为他挡开所有攻击,这才让赵政有机会作短暂的休整,从疼痛中缓过来后,方才能继续作战。
  眼瞧着林中已是日薄西山的黄昏景象,颜路、赵政面对一轮又一轮如潮水般的攻击都快要脱力之际,影密卫终于赶了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①东山:这里就是峄山,也叫驺峄山,后来改“驺”为“邹”成现在的邹译山。
②黍酏(yǐ):黍米煮成的粥。醢(haǐ)酱:肉酱。
③簋(guǐ):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
 
  ☆、第 7 章
 
  有影密卫的保护,颜路当即毫不犹豫地弃了刀,拉过赵政专心为他处理伤口:“没有伤筋动骨,还不算坏。”赵政连看也不看,由得颜路折腾自己的手臂,便是痛极了也只是闷闷哼上一声。
  末了还有闲心打趣道:“你看,先前我在两位先生面前说要留你替我瞧病,还真是给我说中了,这下你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颜路见他还有功夫说笑,下手也不留情,有意加重了手上的力道,当即痛得赵政白了脸。
  “你刻意的。”赵政咬牙切齿,颜路却笑得“温和无害”:“不敢,陛下有闲心说笑,不如想想之后的封禅大典。”
  赵政知他在关心自己,心中一暖,但对自己的伤势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老秦人有今日,那都是踩着刀尖走过来的,我这伤算什么?”颜路见眼前之人说起自己是老秦人时满脸骄傲的神色,无奈地摇摇头。
  二人回到行宫已经是深夜,颜路本欲就此离开,被赵政再三挽留,加上也怕自己三更半夜回去扰了师兄、师弟的清梦,只好作罢。
  翌日醒来发现自己还是抱着赵政的手臂睡着了,有些懊恼,匆匆对赵政说了句:“得罪”,便要起身。“秦国若改你们所谓的霸道治国为儒家的王道,你可愿留下来?”赵政的声音冷不防从颜路身后响起,颜路撑着榻沿的手就此一僵。
  他顿了片刻,旋即洒然一笑:“莫说法家主张百余年来已在秦国根深蒂固,就算秦国还能容下儒家一席之地,出世入世也该由掌门师兄做主……我能有今日,全仗小圣贤庄之恩,师兄师弟之义……”
  虽犹有未尽之言,但赵政却已经明白:身份使然,身不由己。
  如今商君之法在秦国早已如深深扎跟在秦国的参天大树,想要撼动谈何容易。当年孝公时的变法同树根破石,漫长而艰辛,如今要想变法为儒,同样绝非易事。
  况且从赵政真正内心想法来说:论治国,法家之说才是最切实用之学,儒家之说,相比而言可行性却是……
  但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法之精髓就在于一个“变”字,眼下距孝公强秦的时代已过去百余年,局面早有大大的不同。此时数百年的混战终结,天下初定,法家主张在这时候又显得过于霸道了。所谓刚极易折,若能用儒家主张加以中和,或许届时又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赵政心中有了计较,但在没有定出完整章程的情况下,也不愿意空许颜路、空许儒家什么诺言,于是没有再提此事。
  他急忙召来宫人服侍他穿戴整齐,颜路却早已经收拾妥当侯在了外殿。“用了早膳再走?”赵政有些期待,颜路却摇摇头:“不了……”二人一时无话,颜路见他脸上掩饰不住的失望,顿了顿又加了句:“陛下保重。”这才离开。
  颜路回到咏归客栈,伏念、张良都已经起身。张良有些沉不住气,忙拉着颜路问:“赵政有没有为难师兄?”伏念见他在被重兵监视的地方如此不加掩饰,蹙眉沉声提醒道:“谨言慎行。”
  颜路怕两人三两句又势如水火,忙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说起了自己的经历。颜路话不多却达到了解释的目的,真真假假地解释道:“秦皇遇刺手臂受了些伤,加上又受了点寒,这才疼痛难忍,我施了些药现下已无大碍。”
  张良联想到那天三人在官道上空等的情景,这才在心中冷哼:原来是遇刺了,难怪瞒着众人先到了行宫。
  不过经此一事张良也就更留了个心眼,赵政狡诈多疑,日后刺秦还需再作万全的准备。颜路一贯话少,伏念、张良得了他的解释也就没有再多问。
  次日,三人得赵政再次邀请入宫,这回待遇却比上回好了不少。三人此刻安然跪坐在殿内,先前更是连跪礼也被免了。颜路有意瞥了赵政的手臂一眼,见他似乎没什么大碍,也就放下心来专心应对问答。
  赵政简短地同三人客套后便切入了主题:“寡人曾闻荀卿赞我秦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①’。又云‘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②’朕如今反复琢磨,也觉得荀先生这番话有几分道理。”
  赵政这番话听在颜路耳中,令他骤然想起了昨日他离开前问自己的话,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听在伏念耳中却是有些激动了,虽说赵政说这话是出于试探,但若能应对的好,也未尝不是儒家入世的一次机会。
  而听在张良心中,却只是心寒。他觉得赵政无非是戏言,以秦国的状况还真能突然重用儒家不成?
  伏念虽然心中欣喜但还是十分冷静,他清楚地知道:秦自六国时,所信任任用的人,大抵都是三晋③的功利之士,因此多年来所染之学大体限于三晋,而齐鲁之学少有染涉,亦无情欣赏。要想被接受,不是急切地否定三晋之学,而是将自家的主张摆在合适的位置,先占据一席之地,再徐徐图之。
  想通了关键,伏念这才缓缓道:“师叔所说也是伏念心中所想,秦以法而霸是不争的事实,秦得横扫六合非法不可。然法之学说大体因利就便,趋于目下功利而止,故其论:尚权利而薄文化,此法学之不足。纵观往昔,日驰月骤,变动不止。再思今日,天下大定,百姓安命。伏念窃以为,陛下当前所思不仅要趋于眼前,更应放眼身后。”④
  伏念未尽的意思是:我儒家之学正是谋求将来的彻底改进,是陛下的千秋之功。
  他所说其实正是赵政所想,这一番话大抵同他昨日所思不谋而合。赵政又分别问了三人一些事情,三人进退有度,对答如流,令赵政十分满意。
  只是他隐约觉得三当家张良与意气风发之名有些相左,整个过程他都沉默寡言,除非自己点名问了,他才答个三两句。不过虽然话不多,但不得不承认这短短三两言鞭辟入里,着实令人大感畅快。
  起先动了重用儒家的心思,全因颜路,但一番交谈下来,他发现三人是真有些才学,若能好好与秦国磨合,他日未尝不能君臣相得益彰。
  正当此时,李斯、王昌突然求见,赵政说得兴起,想起他曾让李斯着手泰山立石⑤一事,索性又道:“李相,朕念你辛劳,欲替你分些担子,打算将登泰山立石拟铭文一事交给小圣贤庄,你看如何?”
  刻石颂德是大事,自家陛下突然将拟铭文的事情交给一个外人,李斯心中若说没有不满是不可能的,只是不满归不满,他面上还是一派谦卑恭谨之色,又作如释重负的语气道:“多谢陛下垂怜,将拟铭文一事交给名满天下的小圣贤庄,的确比交给微技薄名的臣要妥当许多。”
  赵政满意于李斯的识时务,又道:“行了,李相也不用自谦,你的字古厚凝重,颇有气候,届时刻石,字还是由你来写。”
  帝王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之术,厚此薄彼是十分忌讳的,让齐鲁三杰拟碑文,李斯题字,实则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既不会废法从儒,也不会薄儒厚法。
  陛下要启用儒家,这一认知让李斯立刻出现了危机感。多年前,李斯有感于孝公商君君臣共同强秦的默契,怀着对孝公子孙的仰慕之情,仅仅揣着一卷手抄的《求贤令》便独身来到了秦国。
  纵使《逐客令》出,也没有使他心灰意冷,那时还是一个小客卿的他,抚着孝公《求贤令》漏液写下《谏逐客书》,终为自己的理想抱负铺平了道路。
  如今秦国虽横扫六合,吞并八荒,大定天下,他李斯虽身居高位,却清楚地知道,秦因此损耗了不少气数。当此之时,他愿为商君第二,与君王同心同德共创盛世。
  偏偏这样的时刻,儒家却成了他最大的阻碍。此番陛下东巡只是同儒家掌门商量封禅,要他们拟出铭文那么下次,下下次呢?出巡前市井间偶现的传言他是不信的,可是如今?
  大公子的偏好,陛下的青睐,使他不得不重视起来。赵高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是他白天说的没错,有大公子的偏袒,还有陛下对颜路的特殊感情……儒家或许会成为自己的威胁。
  只是李斯突然想起今日得到的一点情报,似乎可以用来做一番发挥。觉得事情还有转机,他才稍稍放下了心。
  伏念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迂腐读书人,他对当下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深知,看似简单的铭文实则是赵政想在统一的当下立威立法,为后世树立典范。
  既要彰显功德,又要令百姓明理顺礼。若是措辞稍有不慎,不仅会令儒家颜面尽失,更有甚者,还会给儒家招来灾祸,是实实在在的烫手山芋。
  然而以弘扬儒学为目标,并打算奉行终生的他,又不想失了这次绝好的机会,所以,当下也答应了下来。
  “拟铭文一事关系重大,然封禅大典就在五日之后,朕只能给三位先生三日之期,还请三位先生早作商量,尽快成文。”
  三人起身应下,这才在宫人的指引下离开大殿。赵政为了保护颜路,对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表露出半分特别的情绪。
  相比上次见面,颜路早已恢复了从容镇定,是以别人从他身上也看不出什么特别。李斯之所以知道二人的关系,是得了情报,加上联系了从前赵政的举动,这才有的猜测。
  纵然今日李斯细观二人态度,觉得自己的猜测不一定正确,但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威胁到自己的机会,因此不得不给自己警醒道:儒家必除。                        
作者有话要说:  【对手指,难道这篇文写的真的很差吗?都没有一个人愿意留言,哪怕是吐槽也好啊,(?? . ??)】
(???︿???)/哼唧,打滚卖萌。
注释:
①这句话是夸秦国安闲而又治理的很好,政令简约而周详,政事不烦乱而有功绩,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
②这句话是讥讽秦国和王者的功名相衡量,那还相差得很远,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他们没有儒者吧。
③三晋:其实就是韩、赵、魏三国,这三个国家最开始都属于晋国里面的世族,并不成国家,但是因为春秋晚期晋国公族的式微,这三家连同另外三家一起专政篡权瓜分了晋国,后来又经过几家的争夺只留下韩、赵、魏三家,再后来三家都称了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所以很多作品里都会用“三晋”代称这三个国家。又因为秦国在六国时重用的很多人都是出自这三家的,所以这里的三晋之学说的应该就是法家之学、纵横之学等为秦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学说。而后面的齐鲁之学也应该就是“儒学”了。
④伏念的意思大概是说:秦国能够称王称霸法家功不可没,但是法家学说过于着眼当下。时移世易,就像太阳飞跑,月亮疾驰,事物都是变动不止的。如今的情势是天下大定,百姓安居乐业,陛下你要做的那就不应只着眼当下,更要放眼未来,我儒家的主张正是谋求整个社会的彻底改进。这是千古功业,陛下我不坑爹,你还是听一下嘛(卖萌)。
⑤立石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的,我们现在叫它“秦泰山刻石”是李斯写的字,但是是不是他拟的文好像没有记载,我钻个空子给儒家了。顺便说后面会出现的铭文内容也不是我胡诌的,是《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泰山刻石的类容。
 
  ☆、第 8 章
 
  翌日。
  “韩国?”赵政将手中的密报拍在书案上,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在上面敲击着。上回峄山遇刺,经查是旧韩人所为,而密报最后,又提到儒家三当家张良是韩国张氏之后,张氏数代事韩,并似乎曾对帝国有过不满的言语……
上一篇:为王[希腊神话] 作者:醉饮长歌(下)
下一篇:综穿之无尽 作者:不洗脸也帅

声明 :本站内容转至互联网,所有资源版权均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站内所有作品、评论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